臺州過年有哪些習俗
溫嶺位于臺州南部,其過年習俗反映出溫黃平原一帶的大體情形,與臺州北部也“異曲同工”。
古時,臺州一直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廿三送灶神,廿四撣蓬壅(打掃除塵), 廿五趕長工(給工人發(fā)工資回家過年), 廿六克趕市(去市集上購買年貨),廿七搗麻糍(做年糕和麻糍),廿八裹粽, 廿九窩凍(燒豬頭肉), 三十日早屆斫擔柴(上午去準備充足的柴禾供正月里用), 三十夜黃昏米筒候五曲(豐盛的晚宴任你吃),正月初一起來拜老爺(去寺廟進香拜佛)。
這首順口溜簡潔押韻,清楚道出了臺州人為過年做的種種準備。
廿三“祭灶”,廿四“撣蓬壅”
2019年踩著鼓點不疾不徐而來,目及之處,沿街的紅燈籠和“金豬納!奔槲飵淼南矐c和祥瑞之氣,讓人感覺出了濃濃年味。
上世紀70年代的農(nóng)村似乎普遍貧困。當時母親雖是鄉(xiāng)里(那時還不是鎮(zhèn))農(nóng)機站的財務(wù),父親也是村支部書記,平常還是務(wù)農(nóng)為主。家里生活緊巴,雖談不上缺衣少食,但平常的飯菜,基本都是咸菜配粥。紅薯季,便是紅薯羹果腹;土豆季,就是蒸煮土豆為糧。
于是,我便盼著過年,因為唯有過年,才有大魚大肉吃,才有新衣新鞋穿。
臘月廿三,溫嶺民間開始“拜灶司菩薩”,即祭灶活動,也叫祭拜灶王爺。
如今,老屋灶退出歷史舞臺,家家戶戶用上了煤氣灶,“祭灶”習俗也隨著人們觀念的而成為歷史。
農(nóng)歷臘月廿四,母親開始“撣蓬壅”。老房子收拾起來很麻煩,但母親做事利索,僅僅一天工夫,房子里里外外就煥然一新。一陣洗洗涮涮之后,庭院的角角落落,也便四處晾曬著床單、被子、冬季的衣物。我幼時的年代沒有被套,被子是由被單、棉絮和被面縫合而成的。每年臨近年三十的某一天,母親會把堂屋地面來回清掃幾遍,而后鋪開兩張大草席,再叫我?guī)兔Τ堕_一張被單,墊上棉絮,覆上被面。然后母親會將四邊折成齊齊整整的角,并用頂針輔助穿了粗線的長針縫合里子和被面。過年蓋的被子,往往平時不得見,質(zhì)地上乘,圖案精美,尤其是那床龍鳳兩面織的古香緞被面,最為好看,摸起來也很是光滑柔軟。
廿五置年貨,最愛打炒米打糕條
農(nóng)歷臘月廿五,父母帶我們?nèi)ブ棉k年貨,購買新衣。集市歸來,跟我們回家的,往往還有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一只老鴨公,幾條鯽魚,一些臘腸,一大袋炒貨,以及每人一套新衣。
其實,年前,小孩子最喜歡的還有爆米花。那時候,專門會有人挑著老式大炮手搖爆米花機,走鄉(xiāng)串戶,他們一邊走一邊吆喝“打炒米咯——”于是會有一幫孩子不知從哪里冒出來,追著米花客,一邊嚷著“打炒米!打炒米!”(方言,意為“爆米花”,此處“爆”為動詞。)也有幾位風也似地跑回家,喊爸爸媽媽來打炒米。約莫三五分鐘,只見米花客站起身來,把一個長麻袋在地上鋪開,然后把米花機口子對準袋口放好。此刻,四周的孩子們紛紛用手堵住自己的耳朵,又害怕又好奇,湊近又退到一定距離,伸長脖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米花客拉開蓋子的栓子,在我眼里仿佛拉開一枚手榴彈,突然“嘣”一聲炸響,麻袋瞬間鼓起。之后,白花花脆生生香噴噴甜絲絲的爆米花便被那個來打炒米的人拿個大簸箕歡歡喜喜地裝走了。
除此,還有打糕條。就是把大米和糖精倒入一個機器,最后從口子里吐出自來水管粗細的米白色“糕條”,折成30-40厘米長短的一截一截。炒米和糕條拿回家后都會被封入不漏氣的塑料袋或缸里,保持脆度,以供正月里當零食吃。
廿八“謝年”,忙起包粽子
農(nóng)歷臘月廿八,是我們家傳統(tǒng)“謝年”的日子,即以三牲福禮祈求降福。天蒙蒙亮,父親就會宰殺一只公雞,褪毛,并在肚皮下靠近屁股的地方切開一個小口,把內(nèi)臟洗凈,塞回體內(nèi),使之看起來完整。但雞毛不能褪盡,須留下尾巴上三根長羽。接著用紅繩把公雞捆綁出昂首挺胸的形狀,再上籠屜蒸熟,同時,另一個大鍋里煮著豬頭。
母親會在庭院里設(shè)案,放上紅漆大托盤,盤里八樣?xùn)|西:豬頭、公雞、鯽魚、蝦、蛤蜊、豆腐、豆芽和年糕。母親焚香放鞭炮燒紙錢祈拜。
謝年完畢,便忙乎著包粽子。包粽子的活兒,是歸父親管的。每年臨近過年,父親總會去集市上挑選韌性較強的粽葉和棕櫚葉,回來燙煮粽葉、清洗,再把棕櫚葉撕成一條一條寬度合適的捆扎粽子的帶子,以備包粽之用。另外,父親還會事先把糯米和豇豆分別浸泡好,把紅薯去皮并用刨子刨成細絲,再用菜刀剁成細碎的顆粒,又預(yù)備好果肉飽滿的蜜棗。
包粽子,一般是在農(nóng)歷臘月廿八?锤赣H包粽子,年幼的我也便漸漸學(xué)會。我會取兩張葉子上下錯開相疊,在葉尾三分之一處折起形成錐形三角,裝入的糯米和葉子邊緣齊平,然后,我便將剩下的葉子團起,包嚴實,最后用棕櫚葉條捆扎起來。往往,半天工夫,一個大木桶的粽子便從我們手底下誕生。這足足可以煮兩大鐵鍋的粽子!于是,紅薯蜜棗粽、豇豆粽和白米粽便輪番在我們餐桌上出現(xiàn),直至元宵。
年三十,窮人家也上“八碗”
年三十晚上,是最為熱鬧的。在本地,我們往往稱豐盛的一餐為“八碗”。
平時拮據(jù),這一頓,須得八個菜(或者更多)。再窮的人家,也會拿豆芽、筍干、豆腐干、炒面等來湊足數(shù)量,但無論怎樣,魚和肉,卻是必不可少的。畢竟,肉才能彰顯過年的富足,魚才能表明“年年有余”。而那時候的肉,必是肥肉更受歡迎,因為平時沾少了油腥的人哪,連目光都透著干澀,須等著用肥肉去潤滑呢!哪像現(xiàn)在,挑來揀去,非要精瘦的,怕肥肉給自己長了膘。
“八碗”燒好,須得祭祀祖宗,即先讓太公太婆爺爺奶奶等先“享用”年夜飯。父親會在堂屋按一定的方位放置八仙桌,母親用紅漆木托盤端來“八碗”和酒,一一擺開。再取來香案、香燭、紙錢。點起香燭,須倒酒敬三遍,以饗先祖,然后家里按照尊卑一一畢恭畢敬雙手合十祭拜,同時口中念著祝愿,求先祖保佑家門順當財源廣進讀書人學(xué)習優(yōu)秀等。祭拜完畢之后,開始燒紙錢,以供先祖在冥府之用。
而令我更為歡喜的還有壓歲錢。猶記得那時自己拿到五毛錢壓歲錢時的心情,那嶄新的紙幣,仿佛閃著紫色的光芒,被我夾進小人書的書頁里,一直壓在枕頭底下大半年。好似故事里那個要考取功名的書生,枕著它,便會夜夜做黃粱美夢。而現(xiàn)在的孩子,壓歲錢的價碼一般都得千兒八百。
“除夜”關(guān)門炮,初一開門炮
年夜飯后,父親就出去燃放關(guān)門炮,謂之“辭舊”。
接著,父親便把之前包好的粽子下鍋,分兩次煮。第一鍋,會慢火煮到深夜,第二鍋,父親會在灶坑前看著這微微跳躍的火,一直守到天明。在我年幼的印象里,守夜,已經(jīng)成了父親辭舊迎新的一種方式。爐灶里赤黃的火光映著父親的臉,瞬間有種誤當他是神的錯覺。
正月初一,父親早早起來,燃放開門炮,謂之“迎新”。其實,一夜的鞭炮煙花不斷,加上興奮,幼年的我睡睡醒醒。然而瞥見窗外曙色已明,我和妹妹都迫不及待穿上新衣,歡歡喜喜跑出門去。
除夕夜的關(guān)門炮,正月初一的開門紅,家家戶戶張貼的紅對聯(lián)和年畫,直接讓人聯(lián)想到宋代王安石的那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母親早于我們起床。在曙色微亮的辰光,她便備好新年頭一餐需要的東西。正月初一的三餐,幾乎是年年固定的模式:早上炒粢飯(溫嶺本地稱其為“炊飯”),是取“炊”的“蒸蒸日上”之意。中午湯年糕,是謂“節(jié)節(jié)高(糕)升”。晚上煮面條,意取“長壽”。
到元宵為止的整個正月,仿佛就是在不同的親戚之間走動,吃吃喝喝,拉家常扯雞毛說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