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讀書筆記#Day01《人性的弱點》1-24頁
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溝通交流,但是內(nèi)心浮躁的我們很少會去自省自己的不足和欣賞別人的美好,
第一章的主題是"不要批評、指責或抱怨",文中羅列出的案例,很多時候確實是生活里本能就會出現(xiàn)的人性,當我嘗試代入林肯總統(tǒng)的角色去體會時,會發(fā)現(xiàn)用那種包容的心態(tài)去思考的時候,心境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用設身處地的同理心去了解他人,能讓事情得到更完善的處理,章節(jié)最后引用的《父親錯了》的文章,也讓我開始體會到自己過往對別人期望太高了,并以自己的的年齡、經(jīng)歷和角色標準來要求對方,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太苛刻了,需要好好的遷善!
第二章的主題是"真摯誠懇的贊美",贊美能滿足人類的"顯要感",激發(fā)被贊美者的潛能,積極進取地發(fā)展提升,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懂得贊美,也懂得運用,但是往往在被贊美者看來,那只是一種恭維,一種巧妙地告訴對方Ta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恭維,
是一種假象,正如假鈔一樣;行為源自于心態(tài),發(fā)自內(nèi)心、出于真誠而無功利視為贊美,反之則為恭維,愛默生說:"凡事我所遇見的人,都在某方面比我強。在這方面,我應該向他學習",這句話和《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⑹峭鲆晦H的,只有明白自己不是最強大、永遠需要不停的完善,才會懂得欣賞別人,很喜歡愛默生的這句話:"無論你說什么話,也無法欺騙你自己的本心",本心學會欣賞就會由心而發(fā)的贊美,"誠于嘉許,寬于稱道",一切都是那么順其自然的事情!
#21天讀書筆記#Day02《人性的弱點》25-35頁
第三章主題:激發(fā)別人的強烈需求。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尋找這種強烈的需求?
如果說自我表現(xiàn)是人類天性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文中那個不愿上幼兒園和挑食、尿床的兩個小男孩,不愛吃早餐的小女孩,都是因為不能被視為成人由自己去決定選擇以表現(xiàn)自我身份而于家長鬧別扭,所以當對方產(chǎn)生消極的對抗情緒的時候,我們就要尋找Ta最在意的那個利益點,將其利益點與需完成的目標產(chǎn)生關聯(lián),如果按這個方式去做的話就能更加得益,反之則更加受損,以此轉換成Ta主動的、強烈的需求。
PS.分析別人的觀點,并激發(fā)Ta對某件東西的強烈需求,并不是為了控制這個人,使Ta做出對你有利而對Ta不利的事,任何一方都應該在這種情況下有所得。正如紅黑游戲一樣,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21天讀書筆記#Day03《人性的弱點》36-46頁
第四章的主題是:真誠地關心別人。
真誠,在我理解為:真心相見,以誠相待;復旦教授陳果說:朋友,是無用的,無功利的!當你視身邊所有人都為無功利的朋友時,你才能真誠地關心他們,并在關心他人的同時獲得他人同樣真誠的關心,因為我們對別人產(chǎn)生興趣的時候,恰好是別人對我們產(chǎn)生興趣的時候;對別人漠不關心的人,他的一生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假如我們只想引起別人的注意,讓別人對我們留下印象,我們永遠不會有許多真摯而誠懇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用這種方式交來的。
第五章的主題是:微笑待人。
你的微笑是善意的信使。你的微笑會照亮所以看見它的人的人生。對那些見多了冷漠面孔的人來說,你的微笑就像穿透云層的陽光。尤其當人處于重重壓力之下時,一個微笑可以讓他看到一切并非毫無希望--世界還有歡樂!
"...真誠的微笑,它買不到,求不來,借不到,偷不著,因為你將它送人之前,它對誰都沒用。
而假如在圣誕節(jié)最后一分鐘的忙碌采購中,我們的售貨員也許太疲倦而不能給你微笑時,我們能請你留下你的微笑嗎?因為,那些沒用微笑的人更需要微笑。"----節(jié)選自《圣誕節(jié)的微笑》
從前消費的時候,總覺得既然付款,那么被服務的過程中,獲得熱情禮貌的微笑是理所當然的......
突然覺得,自己的微笑很重要!
#21天讀書筆記#Day04《人性的弱點》46-58頁
第六章主題是:記住一個人的姓名對他來說是所有語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聲音。
我們在交往中,有一半的情形是這樣的:我們被介紹給一位陌生人,和對方談了幾分鐘,可能在分手的時候連對方的姓名都不記得了。
為什么呢?
大多數(shù)人之所以不記得別人的姓名,只是因為他們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用心記,他們極其關心的是他們自己下面要說什么,所以從來都不會側耳恭聽,那么何來會記得。
我們都很在意和重視自己的名字,你嘗試回想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被陌生的對方叫出自己名字那一刻所體會到的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是驚訝?驚喜?還是快樂?
是什么讓我們有這樣的感受?
沒錯,是一種被記得被重視的自重感!
那么,你覺得對方是否也跟你一樣需要這種真而重之的感覺呢?
PS.當你對自己眼前的景況感到沮喪時,讀讀歷史吧,試著將你的眼光擴展到一萬年??從永恒的角度來看,你的“煩惱”真的是微不足道。??《做個快樂的人》羅杰?巴伯森
弟七章的主題是: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鼓勵別人談論他們自己。
第八章的主題是: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
如果說記得對方的名字只是踏進雙方交流的大門,那么對方的經(jīng)歷,特別是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則是通往對方心靈的通道。
很多時候,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會選擇性地接收我們需要的信息,而忽略對方真正想要表達的想法,舉個例子,前些天,小姨甥一直跟我說她的腿瘀上了,當時我不止一次的告訴她可以治療的方法,但是她還是一而再的挽起褲子給我看,后來回想,原來她并不是需要解決辦法,她需要的是我關心她為什么受傷了,然后她就有機會去告訴我前一天很勤勞的幫忙做家務,以表現(xiàn)自己的忙碌與辛勤,而獲得我的表揚,但是我一直沒有問,所以她就沒有機會
去談論自己在意的話題了,最后她一直悶悶不樂,連小孩都渴望有這樣的渴望,成人難道不會更在意嗎?我們要鼓勵別人談論自己,就從別人感興趣的話題開始!
PS.聆聽并不是認真地盯著對方去聽,并一字不漏的牢牢記住,而是傾聽的過程中通過接收對方的神態(tài)、語氣、語速、語調(diào)去感受對方內(nèi)心的情緒和心態(tài),最終了解其內(nèi)心需要的成果,聽一個人說話,不要聽他說了什么,而是要聽他沒說什么!
#21天讀書筆記#Day05《人性的弱點》59-69頁
第九章的主題是:讓別人感到自己很重要--并真誠地照此去做。
我們要鼓勵別人談論自己,通常從別人感興趣的話題開始, 為什么呢?因為這些話題能讓他獲得贊美,獲得自重感,在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他們都會覺得他們在某些方面比你強,巧妙地承認對方的重要性,并由衷的表達出來,就會使你得到他的友誼;
在被欣賞的層面上,能讓他相信,他珍而重之的一切,亦為你所愛惜,這種的無價的快樂,他就只愿與你分享。當你的贊美和欣賞,滿足了對方的自重感,而對方難以用同等方式回報的時候,他就會想到你最需要的東西......
第十章的主題是:贏得爭論的唯一方法是避免爭論。
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一個問題的爭論上面,我們往往并不是為了能讓這個問題順利推進,而是需要在辯論的過程中展示我比你強,正如上文中所說:我覺得自己很重要。
然后問題來了,如果你自己爭強好勝,喜歡爭論,以反駁他人為樂趣,或許能贏得一時的勝利;但這種勝利有意義嗎?你會因此得到對方的好感嗎?
在你與人爭論的時候,你或許是對的,甚至絕對正確,但你若想改變對方的想法,你可能會一無所得,正如你錯了一樣,因為人們在被非議的時候,自重感受到傷害,一系列的抵抗和反駁的自我保護就會啟動,你越是和他辯論,他就會越強調(diào)他的權威,以獲得自重感,而當?shù)玫綕M足的時候,他也會變成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和善的人,然后,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樣,他去思索用何種方式去回報你需要的自重感。
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去考慮:到底我們是需要一個毫無實質(zhì)意義的、理論上的勝利?還是得到一個人的好感?你不能兩者兼得!
再有,有時候我們會想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想矯正對方的一些錯誤以提升他們的能力及素質(zhì)、滿腔熱情的好意想去辯論的時候,“為你好”總是適得其反?
第一,我們有沒有考慮到場合?誰主誰次?喧賓奪主的戰(zhàn)線來開以后,對方的下臺階怎樣搭?為什么不給對方留點面子?
第二,在無傷大雅的事情上,為什么非要通過自己覺得對的學識去證明一個人是錯的,讓對方無地自容?
第三,在對方并沒有征求你意見,而且也不需要你的意見的時候,為什么要和他爭辯? 第四,這樣做難道就能使對方喜歡你?
第五,你確定對方真的不知道還是故意在犯錯嗎?
......
有些話真的不需要說得太直白,特別是對方開始抵觸和沉默的時候,特別是沉默的時候,對方可能只是一種禮貌的回應,而不是認同。
天底下只有一種贏得爭辯的方法--那就是避免爭論。
PS.
1、歡迎不同的意見,當兩個合作者總是意見一致的時候,其中一人就不再需要了。
2、傾聽。讓你的反對者有機會說話,讓他把話說完,不要抵制,不要自衛(wèi)或爭論,努力建立溝通的橋梁,而不是加深誤解。
3、尋找反對者意見中的共同處,求同存異。
4、感謝反對者的關心。任何人只要愿意花時間來表達他的不同意見,就一定是和你一樣關心同一件事情。
5、反問自己:我的反應是在在解決問題,還是為了自尊而不接受對方的意見?
#21天讀書筆記#Day06《人性的弱點》70-79頁
第十一章的我主題是:尊重別人的意見。千萬不要指責別人的錯誤。
爭辯開始的前兆,往往出現(xiàn)了這些話術:“我告訴你”、“是這樣的”、“我來吧”、“我要給你證明”......那等于是說:你不懂,我比你強、比你聰明,還是我來指導你的修正不足和錯誤吧!
為什么我們要去指責別人的錯誤呢?
第一、我們不相信別人有能力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懂得如何遷善;
第二、 我們極其渴望通過磨練自己的技術去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秀和了不起,而不是單純的幫助別人進步!
但是,還記得嗎?“我的”一切才是自己最重要的,我們總是愿意相信以往所習慣的東西,當我們相信的任何事物受到懷疑的時侯,就意味著我們錯了,這樣直接打擊了我們的智慧、判斷力、自豪和自尊,面對這種被視為是無能的判斷,我們就會反感,并尋找各種理由來辯護 。這是人的共性,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和反應,別人也會一樣!
所以,那樣的話術于對方而言,是一種挑戰(zhàn)。 在引起對方的反感后,甚至使對方在你還沒有說話之前就和你爭辯起來。
有時候我們會毫無抵觸或反感地改變自己的思想,但是如果有人指出我們的錯誤,我們反而會固執(zhí)己見,并遷怒于對方。我們不會特別在意自己的某些愿望,但如果有人質(zhì)疑我們這些愿望,我們反而會極力維護它。很明顯,這并不是因為那些觀念本身非常正確,而是我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在為人處世時,‘我的’是最重要的詞。
所以,當我們犯錯的時候,我們或許會自己承認。如果對方待我們非常和善友好,也會向別人承認,甚至會對我們的直率坦誠感到自豪;但如果有人要生搬硬套強勢植入自己的批評和建議,那可辦不到。
再有的是,我們的個人演繹,并不能代表對方真的是犯錯了, 即使對方真的是錯誤的 ,也應該本著尊對方情感的原則去溝通,所以,我們在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時候,不妨這樣說:“噢,是的!不過我還有另外一種想法,但我也許不對。如果我錯了,還請你指正。讓我們來看看問題的所在!
這樣的話,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想法的出發(fā)點,尊重和幫助對方解決核心的疑難,你不但避免了對方對立抵抗的尷尬,還能達到事半功倍!
PS.
當富蘭克林還是一個冒冒失失的青年時,有一天,一位教友會的老教友將他拉到一邊,用尖?刻薄的話訓斥了他一頓。那幾句話大致如下:
"本,你真是無藥可救。你攻擊每一個和你意見不同的人。你的意見太讓人討厭了,沒人會接受。如果你不在場,你的朋友覺得更加自在。你知道得太多了,沒有人能再教你什么,而且也沒有人愿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所以,你不可能再學到新知識了,而你現(xiàn)在所知的卻又十分有限!
據(jù)我所知,富蘭克林最大的優(yōu)點之一,是他愿意接受尖刻責備的態(tài)度。他巳經(jīng)成熟,也很明智,知道那是事實,并發(fā)現(xiàn)這樣下去,他將面臨前途及社交失敗的危險。于是,他改掉了陋習,立刻拋棄了驕傲、固執(zhí)的態(tài)度。
“我訂下一條規(guī)矩,”富蘭克林說,“絕對不可傷害別人的感情,不可武斷。我甚至不允許自己在語言文字中使用常有過于肯定的字眼,例如‘當然’、‘無疑’等,而代之以‘我想’、‘我猜’或‘我想象’一件事可能是這樣或那樣,或‘目前在我看來是這樣’。當別人說了些我明知是錯誤的話,也不再冒冒失失地反駁他,不再立即指出他的錯誤。我會先說‘在某種情況下,你的意見不錯,但在現(xiàn)在的條件之下,我認為事情或許會……’很快,我就看到我這種改變帶來的收獲,我所參與的許多談話,氣氛都愉快多了。我以謙遜的態(tài)度表達自已的意見,不僅更容易讓人接受,而且還減少了沖突。當我犯了錯誤時,我也很少會難堪;而當我自己碰巧對的時候,更容易使對方不再固執(zhí)己見而贊同我。
“我最初采用這種方法時,的確與我的本性有沖突,但是后來我越來越習慣了。在過去的50年中,可能還沒有人聽到我說出過一句武斷的話。當年我提議新法案或修改舊條文的時候,之所以能得到民眾的重視,并且當我成為議員后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大都要歸功于這一習慣。雖然我并不善于辭令,也沒有什么口才,談吐也比較遲疑,甚至還會說錯話,但一般說來,我的意見還是會得到廣泛的支持!
--《本杰明? 富蘭克林 自傳》
第十二章的主題是:如果你錯了,迅速坦誠地承認。
這里涉及到一個詞:示弱!
我們都不完美,所以我們不要指責別人的錯誤,但是我們一定要正視自己的錯誤!
當我們“犯錯”的時候,假如我們知道我們免不了要受責備的話,為什么不積極主動地認錯呢?難道自己責備自己,不比別人的斥責要好受得多嗎?
要是你知道別人正想責備你的錯誤時,你就應該在他有機會說出來之前,自己把他要說的說出來。
每個人在“我的”的慫恿下,都渴望得到重視,所以當你開始責怪自己時,唯一能提升對方自尊的方法,就是對你表現(xiàn)得寬宏大度,這時,對方的就能很有可能會采取寬厚諒解的態(tài)度寬恕你的錯誤。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勇于承認自己的我錯誤,可以得到某種滿足。這不僅只是消除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