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晏殊翻譯賞析閱讀答案

思而思學(xué)網(wǎng)
寓意晏殊翻譯賞析閱讀答案,這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政治家晏殊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一首描寫別后相思的戀情詩。

原文: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dá),水遠(yuǎn)山長處處同。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字詞解釋:
⑴寓意:有所寄托,但在詩題上又不明白說出。這類詩題多用于寫愛情的詩。
⑵油壁香車:古代婦女所坐的車子,因車廂涂刷了油漆而得名。這里指代女子。
⑶峽云:巫山峽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賦》記有巫山神女,與楚王相會,說自己住在巫山南,“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常以巫峽云雨指男女愛情。
⑷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動。
⑸淡淡:輕微的意思。
⑹傷酒:飲酒過量導(dǎo)致身體不舒服。
⑺蕭索:缺乏生機(jī)。禁煙:在清明前一天或二天為寒食節(jié),舊俗在那天禁火,吃冷食。
⑻魚書:古樂府有“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句,后因以“魚書”指書信。
⑼何由達(dá):即無法寄達(dá)。水遠(yuǎn)山長: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翻譯:
我再也見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車,沒想到,我們是這么無緣,像那巫峽的彩云倏忽飄散,我在西,你向東。你是否記得,盛開著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著我們相逢;柳絮飛揚(yáng)的池塘邊,我們曾相偎著,在微風(fēng)里傾吐著情衷。唉,往事如煙,我喝著酒打發(fā)走一天又一天,是那么的傷懷寂寞;眼前凄涼的寒食節(jié),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蹤。我的心,你知道么?想寄封信兒告訴你,這層層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閱讀答案:
試題:
1: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
A.這是一首含蓄有致纏綿悱惻抒發(fā)幽怨難明的政治抒情詩,寄托自己的情致心意, .
B.首聯(lián)運(yùn)用虛實(shí)相間及借代手法,點(diǎn)明詩作主旨,奠定了全詩幽怨的感情基調(diào)。
C.頸聯(lián)采用對仗(對偶、對比)手法,寫出眼前借酒解悶,形容憔悴,心境沮喪凄涼情狀。
D.尾聯(lián)宕開一筆,由設(shè)問自答作結(jié),深化主題,表達(dá)山高水長重逢無望、寄書無門之苦。
2.請從詩作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兩方面賞析頷聯(lián)“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5分)
答案:
1:A【解析】“政治抒情詩”有誤,這是一首愛情詩。
2:本聯(lián)運(yùn)用互文見義的手法,勾畫出一個意境清幽情致纏綿的境界:院子里,池塘邊清麗的梨花,柔軟的柳絮都沐浴在溶溶如水的月光中,陶醉在輕柔如撫的微風(fēng)里。詩人寓情于景,借助素淡樂景襯托出淡淡的哀愁。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創(chuàng)作背景:無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賞析:
這是一首情歌。詩人與情人由于某種原因被迫分離,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相思。面對寒食春景,他思緒起伏,寫了這首勾心攝魄的感嘆詩。
首聯(lián)飄忽傳神。一開始出現(xiàn)的便是兩個瞬息變幻的恃寫鏡頭:“油壁香車”奔馳而來,又驟然消逝;一片彩云剛剛出現(xiàn)而又倏忽散去。寫的都是物像,卻半隱半露,寄寓了一段愛情周折,揭示主旨。車是這樣的精美,則車中人的雍容妍麗,可以想見。然而這樣一位美人卻如巫山之云,來去無蹤,重逢難再,怎不令作者悵惘。“映云”暗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美麗傳說,渲染濃密的愛情氣氛。但“云雨巫山枉斷腸”,畢竟是一場虛妄。前句寫人間,寫現(xiàn)實(shí);后句寫天上,寫夢幻。首聯(lián)寫得興象玲瓏,清新流麗。
頷聯(lián)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寫了一個華麗精致的庭院。宋葛立方說:“此自然有富貴氣。”(《韻語陽秋》卷一)反映出詩人的高貴身份。“溶溶月”、“淡淡風(fēng)”,是詩人著意渲染的自然景象。這兩句互文見義:院子里、池塘邊,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陣陣微風(fēng)吹來,梨花擂曳,柳條輕拂,飛絮蒙回,是一個意境清幽、情致纏綿的境界。大概是詩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無處抒寫,又適值春暮,感時傷別,借景寄情;或是詩人觸景生情,面對春宵花月,情思悠悠,過去一段幽情再現(xiàn)。這里展現(xiàn)的似乎是實(shí)景,又仿佛是一個幻覺、詩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芍^“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司空圖《詩品》)。
頸聯(lián)“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寫眼前苦況,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來只憑杯酒解悶,由于飲得過最,形容憔悴,心境凄涼。“傷酒”兩字,詩人頹唐、沮喪的形象可見。眼前又是寒食禁煙之際,更添蕭索之感。
末聯(lián)宕開一筆,由設(shè)問自答作結(jié),深化了主題。詩人似乎想從悱惻的感傷中掙脫出來,探索寄書的途徑,去尋覓失去了的愛情。但問得深切,答得無情。“水遠(yuǎn)山長處處同”一句,乃斬釘截鐵之語,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來擺在詩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險阻,而是永遠(yuǎn)沖不破的障礙。這兩句看似尋常平直,卻是全詩中決絕語,最為沉痛哀怨。晏殊在《鵲踏枝》詞中有“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說的情景與本詩類似,都有一種難言之隱。但這首詩寓意更深。“知何處”,一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悵惘;“處處同”則已無疑可置,只有絕望之情。這種情緒在首聯(lián)已暗暗流露,然后曲折道出,由結(jié)句點(diǎn)破,情長怨深。“處處同”三字弦外有音,尋繹其意,乃人事阻隔,才處處有礙,無路可通。此聯(lián)“妙在能使人思”(鐘惺《古詩歸》)。
此詩通篇運(yùn)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馬光《迂叟詩話》)“怨別”乃全詩主旨。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語言最深處。“不再逢”、“任西東”,怨也;“溶溶月”、“淡淡風(fēng)”,怨也;“寂寥”、“蕭素”、“水遠(yuǎn)山長”,無一不怨。“處處同”則是怨的高潮。章節(jié)之間起承轉(zhuǎn)合,首尾呼應(yīng)也都以“怨”貫串,此其一。其二,含蓄又通過比擬手法表現(xiàn)出來。“油壁香車”、“峽云無跡”、“水遠(yuǎn)山長”,托物寓意,言近旨遙,“婉轉(zhuǎn)附物,怊悵情切沙(《文心雕龍》)。其三,寫景寄興,“梨花”、“柳絮”二句出之以景語,卻滲透、融匯了詩人的主觀情緒,蘊(yùn)藉傳神。

個人資料: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jìn)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xué)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xué)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臨淄公,謚號元獻(xiàn),世稱晏元獻(xiàn)。
晏殊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風(fēng)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并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xiàn)遺文》、《類要》殘本。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