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寧德師范學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歷年分數(shù)線

思而思學網

據最新寧德師范學院招生網和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shù)據,廣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2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77411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寧德師范學院,不過每年寧德師范學院在廣西招生人數(shù)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shù)也不會相同。

一、廣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寧德師范學院

1、廣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寧德師范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7411名;

2、廣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寧德師范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592名;

3、廣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寧德師范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288名;

4、廣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寧德師范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012名;

5、廣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寧德師范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393名;

6、廣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寧德師范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250名;

二、寧德師范學院在廣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寧德師范學院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廣西 理科 本二 427 77411 省政府
2022 廣西 文科 本二 490 23012 省政府

2、2021年寧德師范學院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廣西 理科 本二 432 75592 省政府
2021 廣西 文科 本二 500 17393 省政府

3、2020年寧德師范學院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廣西 理科 本二 433 75288 省政府
2020 廣西 文科 本二 453 21250 省政府

軍校報名要求是什么

1.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的普通高中應屆或往屆畢業(yè)生;

2.高中階段體質測試成績達到及格以上;

3.高考成績達到本省一本線(合并批次省份須達到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

4.未婚;

5.年齡不低于17周歲且不超過20周歲(截至報考當年8月31日)。

全國計算機專業(yè)大學排名

序號學校名稱評估結果專業(yè)
1北京大學A+計算機
2清華大學A+計算機
3浙江大學A+計算機
4國防科技大學A+計算機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A計算機
6北京郵電大學A計算機
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A計算機
8上海交通大學A計算機
9南京大學A計算機
10華中科技大學A計算機
11電子科技大學A計算機
12北京交通大學A-計算機
13北京理工大學A-計算機
14東北大學A-計算機
15吉林大學A-計算機
16同濟大學A-計算機
1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A-計算機
18武漢大學A-計算機
19中南大學A-計算機
20西安交通大學A-計算機
21西北工業(yè)大學A-計算機
2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A-計算機
23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A-計算機
24中國人民大學B+計算機
25北京工業(yè)大學B+計算機
26北京科技大學B+計算機
27南開大學B+計算機
28天津大學B+計算機
29大連理工大學B+計算機
30哈爾濱工程大學B+計算機
31復旦大學B+計算機
32華東師范大學B+計算機
33東南大學B+計算機
3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B+計算機
35南京理工大學B+計算機
36杭州電子科技大學B+計算機
37合肥工業(yè)大學B+計算機
38廈門大學B+計算機
39山東大學B+計算機
40湖南大學B+計算機
41中山大學B+計算機
42華南理工大學B+計算機
43四川大學B+計算機
44重慶大學B+計算機
45西南交通大學B+計算機
46重慶郵電大學B+計算機
47解放軍理工大學B+計算機
48北京師范大學B計算機
49天津理工大學B計算機
50山西大學B計算機
51河北工業(yè)大學C+計算機
52沈陽建筑大學C+計算機
53遼寧師范大學C+計算機
54上海理工大學C+計算機
55上海海洋大學C+計算機
56常州大學C+計算機
57浙江理工大學C+計算機
58浙江師范大學C+計算機
59溫州大學C+計算機
60福建師范大學C+計算機
61南昌大學C+計算機
62鄭州大學C+計算機
63武漢科技大學C+計算機
64湖南科技大學C+計算機
65廣西師范大學C+計算機
66成都信息工程大學C+計算機
67貴州大學C+計算機
68昆明理工大學C+計算機
69長安大學C+計算機
70青島大學C+計算機
71西安郵電大學C+計算機
72北京工商大學C計算機
73河北工程大學C計算機
74石家莊鐵道大學C計算機
75中北大學C計算機
76東北電力大學C計算機
77長春工業(yè)大學C計算機
78上海師范大學C計算機
79安徽工業(yè)大學C計算機
80江西師范大學C計算機
81山東財經大學C計算機
82河南理工大學C計算機
83鄭州輕工業(yè)學院C計算機
84湘潭大學C計算機
85華南農業(yè)大學C計算機
86西安理工大學C計算機
87西安工業(yè)大學C計算機
8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C計算機
89三峽大學C計算機
90揚州大學C計算機
91大連大學C計算機
92廣東工業(yè)大學C計算機
93中央民族大學C-計算機
94沈陽理工大學C-計算機
95黑龍江大學C-計算機
96上海海事大學C-計算機
97江蘇科技大學C-計算機
98華僑大學C-計算機
99東華理工大學C-計算機
100江西理工大學C-計算機
101大連海事大學B計算機
102長春理工大學B計算機
103哈爾濱理工大學B計算機
104燕山大學B計算機
105華東理工大學B計算機
106上海大學B計算機
107蘇州大學B計算機
108中國礦業(yè)大學B計算機
109河海大學B計算機
110江蘇大學B計算機
1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B計算機
112浙江工業(yè)大學B計算機
113安徽大學B計算機
114中國海洋大學B計算機
115中國地質大學B計算機
116武漢理工大學B計算機
117暨南大學B計算機
118深圳大學B計算機
119西南大學B計算機
120蘭州大學B計算機
121火箭軍工程大學B計算機
122北方工業(yè)大學B-計算機
123中國農業(yè)大學B-計算機
124首都師范大學B-計算機
125天津工業(yè)大學B-計算機
126華北電力大學B-計算機
127太原理工大學B-計算機
128內蒙古大學B-計算機
129沈陽航空航天大學B-計算機
130東華大學B-計算機
131南京郵電大學B-計算機
132江南大學B-計算機
133浙江工商大學B-計算機
134福州大學B-計算機
135山東科技大學B-計算機
136濟南大學B-計算機
137華中師范大學B-計算機
138廣西大學B-計算機
139桂林電子科技大學B-計算機
140云南大學B-計算機
141西北大學B-計算機
142青海師范大學B-計算機
143新疆大學B-計算機
144中國石油大學B-計算機
145空軍工程大學B-計算機
146北京化工大學C+計算機
147北京語言大學C+計算機
148中國傳媒大學C+計算機
149中國民航大學C+計算機
150河北大學C+計算機
151江西財經大學C-計算機
152河南工業(yè)大學C-計算機
153河南大學C-計算機
154河南師范大學C-計算機
155武漢工程大學C-計算機
156武漢紡織大學C-計算機
157湖北工業(yè)大學C-計算機
158長沙理工大學C-計算機
159海南大學C-計算機
160桂林理工大學C-計算機
161西南石油大學C-計算機
162重慶交通大學C-計算機
163西華大學C-計算機
164西南財經大學C-計算機
165西安石油大學C-計算機
166北京信息科技大學C-計算機
167湖南工業(yè)大學C-計算機
168海軍航空工程學院C-計算機

三、寧德師范學院學校介紹

學校概況 寧德師范學院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學。學校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福安師范?茖W校,1978年復辦時更名為寧德師范?茖W校,1994年3月更名為寧德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0年3月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高校,獲學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設立二級醫(yī)學院,2018年開始聯(lián)合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020年確定寧德市醫(yī)院為直屬附屬醫(yī)院。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1215.38畝,設東僑、蕉城兩個校區(qū)。校舍建筑面積約35.6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紙質圖書100.73萬余冊,電子圖書140.91萬余冊、電子期刊15.42萬余冊、學位論文48萬余冊,擁有cnki期刊數(shù)據庫、外文數(shù)據庫等中外電子資源和畬族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館藏和地方志及地情文獻資料。 基層黨組織 全校共有102個基層黨組織,包括1個校黨委,12個二級學院黨委,89個黨支部,其中在職教師黨支部22個,機關黨支部15個,學生黨支部22個,附屬寧德市醫(yī)院黨支部26個,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4個。截止2021年11月10日,全校共有黨員1596人,其中在職教職醫(yī)護員工黨員854人,占在職教職醫(yī)護員工總數(shù)29.5%;在職教師黨員488人,占在職教職工總數(shù)61.15%;學生黨員611人,占學生總數(shù)5.56%;離退休教職工黨員131人,占離退休教職工總數(shù)30.25%。 教育教學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斷提升。現(xiàn)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0958人,設11個二級學院,41個本科專業(yè),涵蓋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法學、醫(y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入選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31門,省級重點學科2個、應用型學科4個、應用型專業(yè)群3個、服務地方產業(yè)特色專業(yè)6個、省級一流專業(yè)6個,省級“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精品項目2項,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項,省“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精品項目1項,省級課程育人高校思想工作精品項目1項,省級教改項目46項(其中重大教改項目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4項,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本科優(yōu)秀特色教材一部。學校關工委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學生社團“后山夜!眻允刂驹阜⻊樟x務支教30多年,2018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學生社團。村官助理志愿服務團榮獲“強國杯”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一等獎。近五年學生參加省部級以上學科專業(yè)競賽獲獎80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獎項300多項,學生創(chuàng)新成果(論文、專利等)累計達143項。 師資隊伍 堅持人才強校,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yǎng)機制,基本形成了一支數(shù)量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yōu)良的師資隊伍,F(xiàn)有教職工846人,具有正高職稱68人,副高職稱217人,博士141人,碩士435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46人,國家級人才稱號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5人、省“雛鷹計劃”1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ABC類)5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12人、省高校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9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培養(yǎng)計劃11人,寧德市優(yōu)秀人才17人,寧德市特支人才“*”11人,寧德市“天湖人才”100人。 科學研究 建設了“閩東特色鄉(xiāng)村振興之路研究中心”“特色生物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海西海洋特色生物種質資源及生物制品開發(fā)公共服務平臺”“福建省特色藥用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科技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福建省新能源汽車電機產業(yè)技術開發(fā)基地”“冶金新材料行業(yè)技術開發(fā)基地”“精準扶貧與反返貧研究中心”“閩東畬醫(yī)畬藥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及以上科研平臺20個,“寧德師范學院茶葉審評中心”“寧德師范學院技術轉移中心”等校內科研機構13個。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60余項,擁有各類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共計600余件,獲省級科研成果獎8項。 服務社會 堅持扎根閩東,與地方發(fā)展同頻共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設立了“閩東鄉(xiāng)村振興學院”。與青拓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青拓產業(yè)學院,與中科曙光合作建立了中科曙光產業(yè)學院,與正大集團合作建立了正大產業(yè)學院,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合作共建“寧德海洋漁業(yè)振興學院”。與國家地方志指導小組、福建省方志委等合作成立全國首個方志培訓中心(全國地方志系統(tǒng)寧德培訓基地),開辦首個地方志與地情文獻人才培養(yǎng)專修班;與三祥新材股份公司合作開設訂單培養(yǎng)班;與上汽集團、時代新能源等建立多個校企合作項目。獲服務地方橫向項目180余項,轉化科研成果(含技術咨詢)190余項,實施校級“服務地方專項行動計劃”,共計立項250項,與地方政府及行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項目對接30多項,選派服務地方科技特派員53人。每年舉辦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培訓、教師崗前培訓、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新型農業(yè)技術人員、少數(shù)民族電子商務、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等各類繼續(xù)教育培訓、考試1.5萬人次。持續(xù)開展教育精準扶貧、義務支教、頂崗實習等實踐活動,積極為寧德市補齊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社會民生短板服務。 文化傳承 建設了閩東之光·紅色文化教育中心、畬族文化教育中心等兩個中心展館,兩個中心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省級優(yōu)秀文化傳承基地、福建省首批高校黨員教育基地等。與市委宣傳部合作共建“傳播閩東之光”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與各縣(市、區(qū))合作開展“閩東之光”進校園系列文化工程。組建了閩東地方文化研究、閩東紅色文化研究、畬族文化傳承發(fā)展研究等具有閩東特色的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設立了剪紙協(xié)會、茶藝協(xié)會等多個學生社團以及“柘榮剪紙衍生品藝術實踐工作坊”和“閩東畬歌傳承工作室”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工作坊。持續(xù)開展學習《擺脫貧困》進校園、紅色經典詩詞誦讀大賽等文化藝術活動,形成了《*早期思想研究》《閩東畬族紅色故事選》《四庫全書閩東卷》等一批具有閩東特色的文化成果。 交流合作 堅持開放辦學,積極引進境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與德國比勒費爾德中等企業(yè)應用技術大學、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等國外大學開展校際合作。與臺灣義守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僑光科技大學開展閩臺合作辦學。 結語 學校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以****思想為指導,秉承“為學生成長服務,為地方發(fā)展服務”的辦學宗旨,突出“地方性、師范性、應用性”的辦學定位,致力于走產教融合內涵式發(fā)展道路,朝著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不懈奮斗,在*新福建新寧德建設中展現(xiàn)更大作為。 (數(shù)據截止2021年11月10日)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