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利劍出鞘觀后感【薦讀】

思而思學網

永遠在路上利劍出鞘觀后感1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17日晚開播。當晚播出第四集《利劍出鞘》,其中有、等幾名落馬省部級高官出鏡,現身說法,片中透露出不少貪腐細節(jié),發(fā)人深省。

有句話說,山西因煤而興、因煤而困。煤炭滋生出官煤結合、權錢交易,讓山西成為腐敗重災區(qū)。山西腐敗的嚴重程度有三個特點,一是量大面廣?v向看,從省、市、縣、鄉(xiāng)、村都發(fā)生了嚴重的腐敗問題;從橫向看,煤炭部門是腐敗的重災區(qū),交通、國土等等是腐敗的多發(fā)地帶,就連紀檢監(jiān)察、組織部門也發(fā)生了不少的問題。紀檢系統,從省紀檢委書記、常務副書記、兩屆四個班子成員都出了問題,到市、縣紀委書記,到直接辦案的一些干部也出了問題。二是集體坍塌。山西發(fā)生的嚴重腐敗問題,不是個案,孤立的,它是一坨一坨的。省級干部被查處7人。市一級,太原市三任市委書記、連續(xù)三位公安局長被查處?h一級,高平市連續(xù)兩任市委書記,四任市長,一名紀委書記被查處。村一級,有一個市在查處城中村的案件,倒查出幾十名黨政領導干部,其中一個市局級干部,在北京、上海等地有數十套房產,家產過億。三是嚴峻復雜,貪腐數額巨大,動輒上百萬、千萬、上億。例如,有一個縣長,不僅收禮金,而且直接將財政的錢打進賓館,直接從賓館提取現金裝進自己腰包?h長聽說縣里從民間收回一批文物,親自跑過去挑選了33件直接拿回家里。紀委找他談話,他說“我是縣長,你們沒有權力跟我說話”。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個地方的黨員干部,能不能堅持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與主政地方的“一把手”的素質怎樣、作風如何有著不無重要的關系。無論什么人、職位有多高,只要觸犯黨紀國法,就必將受到嚴厲懲處。為官者,請自重、自省、自律!被查,也再次提醒和告誡每一位黨政“一把手”,必須管好自己、帶好隊伍,切不可玩忽職守、瀆職犯罪,否則,今天不犯事,不代表明朝不落馬。

政治生態(tài)的破壞,并不是一夜之間發(fā)生的,要修復曾經污染的生態(tài),讓它重新變得風清氣正,也并非一兩天就能完成。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從政環(huán)境,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呵護和培養(yǎng),需要一磚一瓦,按照嚴格的規(guī)矩和標尺,踏踏實實地建設。

永遠在路上利劍出鞘觀后感2

巡視不止于反腐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四集《利劍出鞘》透過、山西塌方式腐敗等中央巡視組發(fā)現的“大老虎”和典型案件,讓人看到了巡視發(fā)揮的威力。必須指出的是,巡視這把利劍出鞘雖然始于反腐,但絕不是止于反腐。

對于腐敗而言,巡視確能精準刺中毒瘤。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這一監(jiān)督利劍已經斬獲了有目共睹的反腐戰(zhàn)果,一大批“老虎”“蒼蠅”被打被拍。但同時也要看到,仍有人將巡視簡單地與反腐敗等同起來。一些人甚至以為巡視只以“老虎”“蒼蠅”為對象,以為哪怕松一點、寬一點,只要不貪不腐,不嚴重違紀違規(guī),自己就不在巡視的范圍。

反腐敗是巡視的重要目的和抓手,但絕不是全部。從中央第八輪巡視開始,巡視已經從“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上升為“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度。而全面從嚴治黨除了反腐敗外,還包括紀律問題、作風問題和選人用人等問題,根本是要解決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2015年,*頒布實施了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前不久,中紀委公布了十八屆中央第十輪巡視的反饋情況,違規(guī)發(fā)放補貼、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等現象還是禁而不絕。被巡視部門在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黨的建設、嚴明組織紀律等方面距離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

這說明懲治極少數固然重要,但對黨員干部來說,加強紀律同樣重要。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是根本。而讓巡視常態(tài)化、制度化,就是要將每一個黨員都納入到從嚴治黨的范圍當中,這才是巡視這把利劍出鞘的最大意義所在。

永遠在路上利劍出鞘觀后感3

日前,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正在熱播,10月20日中央臺播出了專題片第四集《利劍出鞘》。

國家最大的敵人是貪腐,政黨最大的蛀蟲是貪腐。毫無疑問,貪腐是政治體系大廈面臨的最可怕的“炸彈”。正如專題片第四集《利劍出鞘》告訴我們的那樣,歷史興衰成敗的教訓驗證了腐敗對政治生態(tài)的巨大侵蝕。反腐倡廉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對此,只有高揚利劍,持續(xù)以反腐敗成效取信于民,才能夠鞏固廣大人民群眾對黨與政府的信心,才能夠剔除黨與國家發(fā)展中的“病毒”,才能夠使我們的黨員干部隊伍戰(zhàn)斗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更強。

利劍出鞘,抓住“關鍵少數”,主體責任的“牛鼻子”才越牽越牢。利劍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以閃亮的寒光,斬向不義之手。對那些貪腐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而言,“亮劍”是最具殺傷力的懲治,也是對所有人的震懾。在落實主體責任越來越成為共識的今天,利劍出鞘,抓住“關鍵少數”,更是對主體責任的鞭策和警醒。專題片中說到,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山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對自身的違紀違法行為進行自我剖析和深刻懺悔,說明一把手腐敗對當地政治生態(tài)造成的惡劣影響,從反面證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抓住“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jiān)督難題,凈化政治生態(tài)??主體責任的“牛鼻子”越牽越牢,在責任上越壓越實,在政治環(huán)境上越來越多良好生態(tài),這才是利劍懲治效應和震懾效應的有力體現,利劍出鞘,有貪必肅,有腐必反,才能夠真正喚醒權力的責任意識。在利劍之下,黨章黨規(guī)的權威得到維護,挺紀在前得到生動實踐,違法亂紀者受到必然的懲治。而這些,才能夠真正地喚醒權力的責任意識,讓權力回歸到全體黨員干部的宗旨上,讓權力異化失去市場,讓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成為常態(tài),讓《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條規(guī)真正發(fā)揮一把戒尺的作用。專題片中,懺悔說道:“你在這個地方當主要領導本應嚴格約束自己,為百姓謀利益,可是你的家人上這兒來謀好處,把你主政的地方變成了謀取私利的領地,這就叫權力異化,忘記了權力是誰給的,應該依靠誰,為了誰。”如果早有這樣的認識,何以玩火自焚?可見,專題片中那些遲來的懺悔,這是敲給每個黨員干部沉重的警鐘。

利劍出鞘斬斷貪腐手,重拳出擊掃蕩不正風。全面從嚴治黨之下,利劍出鞘是形勢所趨、大勢必然,更是民心民望所歸。“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因此,黨員干部唯有堅持守住道德高地、嚴防貪腐侵蝕、從嚴從實要求,堅決做到忠誠、干凈、擔當,才能夠避免利劍懲治葬送政治前途和家庭幸福,才能夠守住靈魂的潔凈和榮耀,才能夠在工作崗位上亮出“劍”來有所作為。

永遠在路上利劍出鞘觀后感4

近日觀看了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四集利劍出鞘后,感悟頗深。、等落馬高官出鏡,現身說法,交待貪腐細節(jié),發(fā)人深省,為何曾經的優(yōu)秀的黨和國家的干部會落入腐敗的深淵,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該怎樣引以為鑒呢?

我認為理想信念的丟失,讓腐敗有機可趁。、案讓人震撼,也令人反思。究其落馬的原因,一個很重要方面是個人理想信念的丟失。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標和價值取向,信念的丟失,就會讓人迷失方向,在改革開放的鮮花和掌聲中,在利益和誘惑的驅使面前,他們由于不注意加強自身黨性修養(yǎng),不愿意向自身的“四風”問題開刀,逐漸放松了警惕、降低了要求、迷失了方向,沉浸在物質的、金錢的誘惑里,難以自拔,以身試法,觸犯黨紀國法,最終走向腐敗墮落的深淵,身陷囹圄,何其悲哀。

除了堅定理想信念外,還應學會“修德養(yǎng)身”,何謂“修德養(yǎng)身”?古人云:儉以修身,廉以養(yǎng)德,講的就是個人要生活中耐得住清貧,內心養(yǎng)成廉潔拒敷的正氣。首先要修為政之德,多次強調,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黨員干部應該自覺加強自身人格錘煉,嚴修個人品德。要有寬宏的度量、堅持誠信待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有好的生活情趣和愛好。通過不斷錘煉自身人格,進一步提升個人修養(yǎng)和境界,切實樹立起良好的領導干部形象。其次時刻嚴于律己,自我筑牢拒腐防變防線。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始終保持一身正氣。尤其在“小事”上,要勿以惡小而為之,放松自己的警惕只會使自己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馬虎,做到時刻言語律己,不讓歪風邪氣侵入肌體。對待各種誘惑和考驗要管住嘴、管住手自覺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只有我們的黨員干部都能做到自覺做到拒腐反腐,我能才能真正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贏得民心,貫徹好群眾路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因為民心所向是我們黨的成功與否的標準。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