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zhàn)爭,歷史上鮮明的一頁,記下了中華民族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也刻下了動人心魄的英雄故事。
鴉片戰(zhàn)爭觀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鴉片戰(zhàn)爭》這部電影,看完之后有了很多感受。
故事講述了:在18世紀,中國很多人在吸食鴉片,讓中國的財產大量流失,人們也體力日衰,意志萎靡,于是朝廷派欽差大臣林則徐赴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還未到,大漢奸伍紹榮就嚇慌了,趁著夜色到鴉片商顛地住所通風報信,可顛地并不相信中國人能禁鴉片,照樣銷售鴉片。
林則徐一來到廣州,就化裝成商人,來到大街小巷和各個港口,了解鴉片傷害、各煙館以及外國商船的情況。然后發(fā)布命令,攔截所有鴉片運船,不準外國商船裝卸貨物,封鎖外國商館,限期交出全部鴉片,搜捕顛地……
英國商務監(jiān)督義律查理見林則徐動真格了,暴跳如雷。他一邊支出一部分鴉片,一邊讓伍紹榮幫顛地逃跑。夜晚,伍紹榮把顛地裝扮成欽差大臣逃跑。來到河岸的時候,被一個小伙子發(fā)現(xiàn)了,伍紹榮為了不驚醒大家,把這個小伙子打暈后便走了。過了一會兒,他的妻子叫醒大家,一起在河上捉到了顛地,交給政府處置。
林則徐想讓義律轉答給顛地他的話,義律心知肚明自己早已指使顛地化裝潛逃了,便找借口說自己不方便。林則徐見義律又不老實了,便下令把顛地帶上來。當義律看到顛地出來時,大吃一驚。
義律很生氣,他抗議林則徐拘禁無辜英國公民!林則徐一拍桌子,大聲指責他們不該在中國領土販賣鴉片。最終,義律和顛地乖乖繳出全部鴉片。隨后,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1839年6月3日這天,林則徐在虎門銷毀了二百多萬斤鴉片。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一上任,就改筑虎門炮臺,換上40門有威力的大炮。林則徐怕英國人來反抗,因此要關天培加強海防。不久,英國人果然派兵船來進行武裝挑釁。
1839年11月3日,中國人打退了外國人的進攻,讓外國人不能在廣州得手。于是,外國人又開到了天津。因為朝廷聽信小人言,將林則徐撤職查辦,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
因琦善和外國人有過約定,所以,琦善先把這兒的農民解散,再把關天培的大炮全部轟炸了。1841年1月7日,英國人違約,襲擊虎門。因虎門炮臺被琦善破壞,最終英國人攻到最后一個炮臺,關天培站在炮臺上,用劍準備自殺,外國士兵見了,都不敢上前。關天培死了,但是,他死而不屈,是個偉大的民族英雄。
當林則徐知道后,立馬來到琦善的府里。剛說完話準備走,圣旨就來了,是發(fā)配他去新疆。
就在林則徐走的那個晚上,英國人依然在襲擊農民,因為群眾力量大,而那個晚上正好是雨天,英國軍隊的槍支被雨水全部淋濕了,農民們一舉殲滅了英國軍隊。從此,反帝反封建斗爭開始了。
我站在林則徐塑像前,感慨萬分:林則徐,你是好樣的!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沉重的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沒有你,就沒有反帝反封建的農民;沒有你,就沒有我們美好的今天。同時,我又十分憎恨聽信小人讒言的皇帝,十分敬佩關天培,他寧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鴉片戰(zhàn)爭觀后感(二)
鴉片戰(zhàn)爭,歷史上鮮明的一頁,記下了中華民族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也刻下了動人心魄的英雄故事。
列強入侵,山河蹂躪,不但沒有撲滅人們斗爭的火焰,反而使反帝反封建的星火燃燒更旺,虎門硝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展示出中華民族無與倫比的偉大形象;三元里抗英,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入侵的勇氣,給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這些閃著光芒的愛國主義動向,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不可欺!
是的,中國人民不可欺!中國人民自古以來有志氣,雖然出現(xiàn)了鴉片戰(zhàn)爭,如此血淋林的事實,但這不能表明中華的柔軟,林則徐。關天培不正在我們中間廣為傳頌嗎?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祖宗在如此境況下有如此氣概而自豪嗎?
但也是這一頁,帶著軟弱,帶著污點,給中華以奇恥大辱;割地賠款;奴顏媚骨;屈膝投降;使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是清政府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它規(guī)定中國割讓香港,賠償2100百萬銀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城市對外通商,此外,英國還享有協(xié)議關稅。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美國。英國。法國隨之也接踵而至,先后脅迫清政府與他們簽訂不平等的條約,道光29年,葡萄牙驅逐中國在澳門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強占了澳門。鴉片戰(zhàn)爭的結果是使中華帝國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尖船利炮打開,許多彈丸小國排隊而來,他們一一和中國簽訂了條約,我泱泱大國五千年來從未受此侮辱。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制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得寸進尺,擊沉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zhàn),但鄧兩次請戰(zhàn)均遭李拒絕。并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zhàn),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zhàn)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致使北洋艦隊出師失利,旗艦被日擊沉。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zhàn),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zhàn)斗,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后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該片以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豐島、黃海兩次海戰(zhàn)為主線,將這一歷史事件中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予以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