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借米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精選三篇)

思而思學網(wǎng)

子路借米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篇一

相傳,一天孔子要派弟子顏回前往范丹老祖那里借糧。弟子子路主動請命,要替師兄顏回去執(zhí)行任務?鬃用髦勇范ㄊ前鬃咭惶,但為了教育他,讓他試試也好,就答應了。果然,子路興致勃勃而去,十分惱怒而歸。

為什么老祖不與借糧呢?子路憤憤不平地說:"那范丹老兒好是無理,請我答問,說是答上來馬上借米?晌覍Υ鹑缌鳎麉s失信不與。"孔子說:"老祖問了些什么?你又是怎么回答的呀?"子路自信而委屈地說;"他問我世界上什么多?什么少?什么喜歡?什么惱?"這太簡單了。我馬上回答"星辰多,日月少,娶媳婦喜歡,送殯惱!這是誰都知道的呀!"很多同學聽了也報以掌聲以示贊同。只是顏回滿臉羞澀不語?鬃硬⒉辉u論,只是再令顏回重新前往借糧。大家面面相覷,疑惑重重,不知顏回能如何勝利復命,拭目以待。

不久,顏回借來七架米山交令。師兄弟們興高采烈,佩服大師兄的本領!孔子也喜顏悅色地對顏回說,你給大家說說是怎么借了糧來的?師兄弟們拱手洗耳,欲長見識。顏回上前一步,向老師孔子施禮后,不慌不忙地匯報說:"老祖并無新題,還是相問徒兒什么多?什么少?什么喜歡?什么惱?"又接著說:"我回答老祖:小兒人多,君子人少,借時喜歡,還時惱。老祖聽了,拂髯而笑,指示開倉與糧,就這樣。"孔子看到大家都聽清了顏回的話,并不指教,留下思考讓弟子們醒悟……

看來,人有高下,重在覺悟!同一試題,用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語言來答,效果大不相同。就子路負米一事,告誡我們:首先要用感恩之心對人,要明白求助之人的期望和擔心。只有用"好借好還"的"心"相"與",才有"借著不難"的結果。其次,學問和聰慧,終究要借以思想品德才能得到發(fā)揮。人品第一,學問次之;學會做人,才能做事。

子路借米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篇二

傳說在周朝春秋時候,魯國有一個孩子,名叫仲由,字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出名。

子路是個孝順有擔當?shù)暮⒆樱谒苄〉臅r候就表現(xiàn)出這些品質。老話說,從小看大三歲看老不是沒有道理的。

他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子路負米的故事,行孝要趁早

為了填飽肚子,他經(jīng)常跟隨父母到山上挖野菜、吃粗糧,采野果充饑。子路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系,可是,他擔心父母親營養(yǎng)不夠,身體多病,不能經(jīng)常吃野菜,怎么辦呢?那時候,他的家離集市很遠,想要買到米糧,需要走百里的路程。

他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飯,常常把黍薯背到百里之外的地方換成大米,再從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來。子路不怕苦,不怕累,冬天,刺骨的寒風陣陣吹過,子路單薄的身子在風中顫抖,不知道在冰雪上摔倒多少次。腳凍僵了,抱著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便停下來,把手放在嘴邊暖暖,然后繼續(xù)趕路。夏天,炎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子路背著米,走在路上,汗水濕透了衣襟。遇到下雨時,子路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寧愿淋濕自己也不讓米袋被大雨淋濕。

即使如此艱辛,子路也毫不在意。他想:“只要父母親能吃到米,再苦再累,我也不怕!”當他看到父母親吃著香噴噴的米飯時,子路的心里開心極了!

子路負米的故事,行孝要趁早

就這樣,不論刮風下雨,不管酷暑嚴寒,子路始終堅持著去百里之外背米。他的孝行在鄉(xiāng)親們的口中流傳著。后來,子路長大了,楚王敬佩他的德行,欣賞他得才識和人品,請他到楚國做了官,并賞賜給他萬斗的米糧,上百輛馬車。每次外出跟隨的車馬有一百多乘,給他賞賜的米糧數(shù)也數(shù)不清。

子路有了高官厚祿,地位名望,過上了衣食豐足的日子。遺憾的是,這時候,他的父母親已經(jīng)過世了。每當子路思憶起父母,回想到過去艱難的歲月時,他都會忍不住流下眼淚,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

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用現(xiàn)在的話說:你侍奉雙親,父母活著的時候可以稱得上最大的孝心;父母亡故后,你又能時時懷念她們,你真可以說是個大孝子了!

子路負米的故事還被寫進《二十四孝》中。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侍奉雙親應當趁他們健在的時候,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足,都應當盡心盡力。如果想等條件好了再奉養(yǎng)父母,那時他們很可能就不在人世了。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行孝要趁早,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子路借米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篇三

寒假里,我看了一些中華美德傳統(tǒng)故事,其中對《子路借米》印象特別深刻。子路小時候家里很窮,常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家里卻沒有。子路想到只要翻過幾座山到親戚家借些米,就能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于是,年幼的子路翻山越嶺,從親戚家背來了米,看到父母吃上了米飯,他忘了疲勞。你看子路多么

讀《子路借米》有感 本文內(nèi)容:

寒假里,我看了一些中華美德傳統(tǒng)故事,其中對《子路借米》印象特別深刻。

子路小時候家里很窮,常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家里卻沒有。子路想到只要翻過幾座山到親戚家借些米,就能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于是,年幼的子路翻山越嶺,從親戚家背來了米,看到父母吃上了米飯,他忘了疲勞。你看子路多么孝順,為了父母能吃上幾口米飯,小小的他哪怕翻山越嶺,荊棘遍地,也不怕;哪怕遇上野獸,他也無所畏懼!我們不該向他學習嗎?

(一)、幼兒講子路借米的故事演講稿(三篇)

(二)、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歷史故事(兩篇)

孝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傳統(tǒng)美德。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比绻粋人連孝順都不會,很難想象他能夠為國家做出貢獻。而且我們不僅僅要孝順父母,也同樣需要尊敬別人的父母。還記得老師上學期教過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想我需要反省自己了,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不該讓父母來幫我做,比如,不該讓媽媽幫我打掃房間,不該讓爸爸幫我收拾書包,不該讓爸媽幫我整理書柜等。另外,我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呀,比如掃地,拖地,洗碗,做飯等,不過要做到孝順可遠遠不止這些呢!

我一定說到做到,孝順二字會印刻在我的心里,并付諸行動!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