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文綜試卷真題答案解析及點評(WORD文字版)

思而思學網

2015年高考北京卷文綜剛剛結束,新東方在線名師邵軼辰第一時間為大家?guī)肀本┚砦木C歷史試題解析。今年北京高考的難度依舊保持了整體水平,總體而言是比較簡單的,北京卷的考試方法和考試思路,同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微小的調整。

下面我就北京卷文綜歷史大題部分,為考生進行詳解和分析。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材料一,材料一首先談到說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也是很重要的一門語言。其次談到是拉丁語是羅馬人的語言,后來把自己的語言推廣到很多的地域,隨著羅馬帝國的解體,拉丁語言的口語部分喪失了,變成了專門書寫的文字。在17世紀末以前歐洲的學術著作都是使用拉丁文,用拉丁文作為基礎,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題目是對于這兩種語言本身的描述,在這兒我們來看,對這兩種本身的描述要寫出它的共同點,就是都影響深遠,都是人類精神文明當中的瑰寶。同時還要看到它們的區(qū)別,漢語是延續(xù)性的,而拉丁語并非延續(xù)性的。而在這里說到后面,說中國的語言影響到了周邊的其他的地區(qū),影響了整個的周圍其他地區(qū)。而羅馬的語言隨著羅馬的征服也影響到了很多的地區(qū),而在這個語言的基礎上,又有了各自的語言,我們把這幾點摘出來清楚,就可以了。隨著語言的傳承,文化也在傳承,所以說語言承載著文化。

接下來看材料二,16世紀英語主要是英格蘭人的語言,18世紀的中后期英語擴展到殖民地,二戰(zhàn)之后超越了其他的語言,成為了眾多國際組織通用的語言。分析英語發(fā)展成日不落帝國的歷史原因。這道題目的設置不僅要注重對于材料的提取同時也要注重對于材料進行具體知識分析。題目涉及要原因,我們就要從多個角度來分析。英語成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這應該伴隨著英國的殖民擴張,時間范圍可以確定為16世紀到18世紀中后期,在這里面我們就應該把前后開辟到殖民擴張之間,這一大段時間里面英國所做的事情進行一個羅列,羅列以后看看對世界的影響,這么切入進來以后才能看到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

接下來第三個材料,20世紀10年代,《新青年》雜志,《新青年》有一個極端的特點。說《新青年》雜志有一個對漢字存費問題的討論,認為漢字不容易寫,不變推廣。這道題目提供給大家的信息點,就是說一定要廢除古代的漢語,我們要創(chuàng)造新的語言。這個點考察的就是新文化文化具有極端否定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全盤西化的特點。再看后面的半段材料,這里面又談到了漢語出現(xiàn)了很多的新詞匯,賦予舊詞新的含義,其他方面有西學,有洋錢,還有了孔子學院等等。它從很多的方面來去做切入,這道問你讓你結合所學提出廢漢字提出的時代背景,就是新文化運動的時代背景,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我們就要呼吁從思想的角度和文化的領域,進行進一步的反封建的活動。然后說漢語變遷的主題,你會發(fā)現(xiàn)注意幾個點就可以了,一方面漢字也麻煩,從繁體字改為簡體字,我們漢字自己也在革新。第二個就是我們學習西方文化,一直在學習,這說明中國一直以來都對西方文化是關注的。同時還有一個點一定要注意,以前可能我們更多的是學習西方的理論,而最后我們出現(xiàn)了孔子學院,是我們中國文化往外輸出自己的文化理論的渠道。所以這三個要點能把握住,核心概念就整理出來了。

而再下來,最后的這個問題是一幅圖,這幅圖的材料內容很長,談到的是路上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交往的通道,談一帶一路,這道題目強調的是談一下古代絲綢之路的特點。

東西方的通道是何時開始形成的,在不同的時出現(xiàn)了不同的現(xiàn)象,一會兒從北走,一會兒從西走,每一個朝代都不一樣。從源頭開始,這個河西走廊才成為真正的絲綢之路貫穿的這么一條線索,這是歷史的問題。而同時我們要看到地圖,這道題目的要求是看材料和看圖。也就意味著很多信息可以從圖上得到,總結古代絲綢之路的特點,屏幕上的圖例顯示的不清晰,就希望大家在看圖的時候重點看圖例里有什么樣的信息,告訴你這些線走的國家,和線路的改變,這些因素都能應用到你做題的范疇里面。同時還告訴你整個絲綢之路經過了哪些國家,經過了幾個主要的大洲,到了什么樣的地方,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表現(xiàn)出來的。根據剛才的總結,就可以得出整個這道題當中的完整的答案。這道題應該是簡單的題,正好切合了時實熱點。和新課標的高考有了更秘密的關聯(lián)。

教研專家解析:2015年北京高考文綜政治試題

點評專家:

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 劉潤澤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李嵐

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任興來

一、立德樹人,價值立意

2015年政治非選擇題突出價值立意,堅持立德樹人,通過試題弘揚,傳遞社會正能量。第38題以互聯(lián)網時代借助“眾”的力量分享知識和智慧,傳遞友善與愛心,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參與社會治理等充滿溫暖和正氣的素材創(chuàng)設試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積極作用,更好地融入社會,積極有序地參與經濟和政治生活;第39題以某校開展“文化漫游”文化實踐活動為背景,通過圍繞“燦爛文化、紅色記憶、魅力創(chuàng)新”的主題提供活動意向的要求,將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結合,凸顯愛國這一永恒的主題。

試題有利于引導考生深入思考現(xiàn)實,運用所學知識對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評價,較好地發(fā)揮了政治學科“潤澤心靈、涵養(yǎng)道德、端正態(tài)度”的學科價值。

二、貼近生活,突出應用

2015年政治非選擇題將學科知識蘊含在鮮活的生活場景之中,較好地實現(xiàn)了學科觀點與生活實際、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的統(tǒng)一,知識的活力和價值在生活中得以彰顯。

1.立足生活選取素材,設置試題情境

一是面向社會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今年的主觀試題緊密依托并生動反映社會生活,一些被黨和政府以及廣大人民高度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躍然紙上。如第38題以互聯(lián)網時代對人們的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影響創(chuàng)設情境,第40題以“一帶一路”戰(zhàn)略為背景,讓學生為企業(yè)如何抓住機遇促進發(fā)展,從哲學方法論角度提出建議。這充分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學科關注社會的本質,對引導師生在教學中關注社會、思考現(xiàn)實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二是開發(fā)北京資源,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第39題以北京豐富的文化資源作為關注點,以設計“漫游北京”文化實踐活動方案為要求,引導學生思考并宣傳家鄉(xiāng)悠久燦爛的文化。試題貼近學生生活,為考生提供了更為真實、親近的情境和問題,使考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解決身邊的問題,拉近了試題與考生的距離,也體現(xiàn)出高考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2.理論觀點融入生活,突出知識應用

2015年政治非選擇題更加突出學科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巧妙整合教材資源和生活資源,將理論觀點融入生活實際,較好地考查了學生運用學科理論知識和思想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38題圍繞“互聯(lián)網時代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多方面影響”這一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將學科知識寓生活場景中,考查了考生辨識評價觀點、分析提出建議、科學評論問題等各種能力。第39題“漫游北京”的主題實踐活動設計,既反映了當前北京各中學正在廣泛開展的“社會大課堂”實踐活動的積極成果,也有利于推進學校實踐活動的進一步落實,對課堂教學對接社會實踐、學科知識聯(lián)系社會生活發(fā)揮了積極的引領和導向作用。

三、突破限定,追求開放

2015年主觀性試題凸顯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角度自選、開放闡述,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例如,第38(1)題,要求考生回答是否贊同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我們通過連接把自己變成了一種新的更強大的物種”這一觀點,并用所學哲學原理說明理由。第38(2)題,要求考生分析試題提供的一些建議的合理性,并補充一條建議。第38(3)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以“互聯(lián)網時代的公民與政府”為題,寫一篇短評。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論述合理,200字左右。

第39題,圍繞“燦爛文化”“紅色記憶”“魅力創(chuàng)新”三大主題向同學們征集活動意向。要求結合個人體驗和《文化生活》知識,闡述推薦地點的文化價值,100字左右。

第40(3)題,要求考生回答某茶業(yè)集團如何抓住“一帶一路”戰(zhàn)略帶來的機遇提出兩條方法論建議。

開放性試題給考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為學生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搭建了平臺,提供了舞臺,給考生的發(fā)揮留下了創(chuàng)造空間。

四、關注差別,增加選擇

2015年試題繼續(xù)保持北京卷命題的選擇性特點。例如第39題,要求考生從“燦爛文化”“紅色記憶”“魅力創(chuàng)新”三大主題中任選其一,可以從9個備選地點中選擇,也可另選其他。本題具有雙重選擇的特點,一是主題可以選擇,二是地點可以選擇,照顧了北京城區(qū)、郊區(qū)和山區(qū)不同的地域。

五、鼓勵創(chuàng)新,推進實踐

2015年試題強調學以致用,增強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查要求,強調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

例如第39題,某校開展“漫游北京”文化實踐活動,圍繞“燦爛文化”“紅色記憶”“魅力創(chuàng)新”三大主題向同學們征集活動意向,要求結合個人體驗和《文化生活》知識,闡述推薦地點的文化價值。本題既有實踐,也有創(chuàng)新。實踐性表現(xiàn)在要求學生結合個人體驗,自己實踐的感受撰寫推薦詞。創(chuàng)新性表現(xiàn)在這種試題形式是以前沒有考過的,也給學生創(chuàng)新提供了機會。

試題有利于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有利于引導教學組織社會實踐,有利于引導社會關注社會實踐。

六、卷面活潑、圖文并茂

主觀性試題卷面活潑、圖文并茂,給人以清新的感覺。例如,第38題“眾”字的最初字形,政府官方網頁等形式,具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符合考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

地理

張艷平:整體來說,我覺得今年從地理這個學科跟去年相比,難度大體來說應該說是比較平穩(wěn)一點,因為去年我們地理這個學科,在選擇題在綜合題,可能難度也沒有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下降,那么今年整體的感覺,從難度整體來說,和去年應該來說是比較平穩(wěn)的尋求一種過度,因為最近幾年一直都是改革,那在改革中不可能會有大起大落,首先這次感覺到從難度本身來說。

第二,整體來說從出題的這種趨勢來看,我覺得和以往還是有很多比較想象的地方,比如首先第一點,就是我們談到地理特別注重我們書本上主觀知識的考察,在今年考試過程中,我們其實也發(fā)現(xiàn),因為新課改之后這是一個普遍的趨勢,那么整體來說,我講課的時候經常跟學生說這一句話,越到高考這種大型的考試,它其實不是考的是難題,它一定是考一個學科最本質的東西,它會考這個學科應該考的一個東西,而不是說為了把學生給考死,它一定會在這種大考中體現(xiàn)一個學科的它的性質,比如說我們地理,說白了就是人地關系,人對地理環(huán)境影響,地對人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人如何來改造地理環(huán)境,那么地理環(huán)境對我們人的風度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所以我個人感覺說,對于主干知識的考察,無論去年也好,今年也好,或者是之前的新課改也好,或者說可以推斷到未來也好,都應該是我們整個地理考試的主干線,一個主線,就是說考察主干知識,比如說我們舉個簡單例子,在今年高考的第36題綜合題,我們知道36題綜合題是我們地理題,那么考察到了從地形和氣侯對修建水利設施的這種自然原因,從這兩個角度去答,我們想地形和氣侯是地理最重要的兩個要素,我們說自然地理五個要素,地形、氣侯、水源、土壤和生物,但是這兩個可能在五個因素里面,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地形和氣侯,那么從地形和氣侯兩個角度來答題,其實非常完美的體現(xiàn)了我們地理主干知識的考察。比如說還有華北地區(qū),比如說海流流域水資源段短缺,以及對農業(yè)應該提出哪些對策,當然農業(yè)是我們地理最重要的,人文地理是人口、城市、工業(yè)、農業(yè)、交通和旅游,那么農業(yè)也是我們地理最重要的,那么既然出現(xiàn)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那么農業(yè)從哪個角度來答題,這其實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主干知識。比如我們第三小問考的是旅游,他考的是在XX地區(qū)旅游開發(fā)對這個地方的自然環(huán)境可能會造成哪些不良的影響,以及我們的對應措施等等,旅游是我們選修,但是是選修必考的,我們北京卷在這個地方和全國卷不太一樣,全國是選修,選考,你可以任選其一做答,而我們北京是選修必考,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整個來說考察的都是主干的知識,而且考察確實我覺得考察的確實相當的比較清晰,而且我覺得其實相對來說也比較靈活,其實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主干知識的考察其實考得比較好。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